董宇辉爆火真相:用故事思维让农产品溢价300%的底层逻辑

陕西潼关的黄土堆里爬出来的穷小子,如今直播间随便说句话就能让千万人买单,这背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“价值革命”。

去年六月,董宇辉在奉节脐橙果园里边摘橙子边讲解,短短2小时卖出300万斤脐橙,销售额达1700万元。更令人惊讶的是,同样的奉节脐橙,在董宇辉直播间溢价超过300%,却依然销售一空。

一、为什么传统农产品卖不动?——农产品销售的两个致命误区

1.1 “货架思维”的死亡

在传统农业中,大多数生产者陷入了“货架思维”的陷阱:认为只要产品品质好,自然会有市场。于是我们看到无数果农守着满园优质水果,却不得不接受“十元三斤”的低价宿命

广西的困境极具代表性:坐拥全国70%的果树品种,年产水果超3000万吨,却长期陷于“丰产不丰收”的恶性循环

反面案例:某地果农种植的优质芒果,在批发市场只能以每斤2元的价格贱卖,而消费者在高端超市却需要支付每斤15元购买外观几乎相同的产品。

1.2 “低价魔咒”的恶性循环

绝大多数农产品陷入“价格战”的泥潭。生产者为了销量不断压低价,利润微薄导致无法投入品质提升,进一步强化了低价竞争的局面。

问题根源:消费者无法感知产品之间的差异,只能通过价格做出选择。当所有农产品都宣称“新鲜、优质”时,这些词已经失去了意义。

二、认知颠覆1:从卖产品到卖“情感载体”

2.1 故事思维的本质是价值重构

董宇辉卖玉米时,没有强调玉米的甜度或品种,而是讲述“童年院子的仲夏夜之梦”,让普通的玉米变成了乡愁的载体。结果,同样的玉米,溢价30%却秒空。

正面案例:董宇辉在奉节脐橙直播中,不仅展示橙子的甜度,更讲述当地果农如何像照顾孩子一样精心培育每一棵果树。消费者购买的不仅是橙子,更是一份对匠心精神的认同

2.2 知识赋能:让农产品成为“文化符号”

董宇辉卖鲥鱼时,先科普郑和下西洋的历史,再引出“去刺工艺保留遗憾之美”。观众为知识驻足,更为情怀买单

这种“知识+产品”的模式,成功将农产品从食物范畴提升至文化消费范畴。当农产品被赋予文化内涵后,价格敏感度自然降低。

三、认知颠覆2:信任溢价——透明溯源的价值释放

3.1 从“怀疑”到“信任”的转化

传统农产品销售中,消费者对农药残留、产地造假等问题的担忧制造了巨大的信任鸿沟。董宇辉的解决方案是:极致透明。

在潜江龙虾直播中,董宇辉亲自撑船捞虾,现场检测农残、药残、重金属,并展示结果。这种“亲眼所见”的体验,打消了消费者的顾虑。

3.2 溯源体系构建信任闭环

广东惠州祥吉农场引入溯源系统后,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农产品从种植到采摘的全过程。结果产品溢价达到250%-300%

信任的建立本质上降低了消费者的决策成本,使他们愿意为“无忧选择”支付溢价。

四、认知颠覆3:场景革命——从功能满足到情感共鸣

4.1 场景化营销的魔力

董宇辉销售小龙虾时,不仅展示产品本身,更构建了一个生动的场景:“夏天暴雨初歇,空气清新,冰镇啤酒与刚出锅、香气四溢的小龙虾相得益彰。和家人朋友围坐在一起,一边剥着入味好剥的潜江龙虾,一边谈天说地,这就是最惬意的夏日时光!”

这种场景化描述,让消费者不由自主地代入其中,激发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和购买欲望。

4.2 反例:单纯强调产品功能的失败

某地苹果种植户投入巨资引进优质品种,在营销中不断强调糖度、脆度等指标,尽管品质优异,却始终无法突破价格天花板。因为对于消费者来说,这些参数无法感知,更难以产生情感共鸣

五、认知颠覆4:从价格战到价值战

5.1 传统农产品营销的误区

大多数农产品营销仍停留在“低价促销”层面:强调价格优势、促销力度。结果却是“促而不销”,品牌价值不升反降。

5.2 董宇辉的价值营销策略

董宇辉彻底摒弃了价格话术,转而强调产品的独特价值。例如,他将普通的玉米转化为“乡愁的载体”,将小龙虾提升为“夏日社交的仪式感”。价值营销的核心在于改变消费者的比较标准:从“与其他产品比较价格”变为“与自己的情感需求比较价值”。

六、认知颠覆5:从交易关系到情感共同体

6.1 传统客户关系的局限性

传统销售中,农户与消费者是简单的交易关系:一手交钱,一手交货。交易结束,关系即告终结。这种弱连接无法产生持续价值。

6.2 董宇辉的情感共同体构建

董宇辉通过持续的内容输出和互动,将一次性买家转化为情感共同体的一员。在奉节脐橙直播后,大量消费者自发成为“奉节脐橙”的推广者,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购买体验。

这种情感连接不仅提高了复购率,更大大降低了获客成本。当消费者与品牌产生情感认同时,他们会主动为品牌进行口碑传播。

七、实操指南:如何为你的产品打造故事溢价

7.1 故事挖掘的三个层次

产品本身的故事:种植环境、品种特点、种植工艺等。如“海拔1900米的高原阳光”就是一个典型的产品故事。

生产者的故事:种植者的匠心、传承、创新等。如“三代人只种好一颗橙子”就极具感染力。

消费场景的故事:产品如何融入并提升消费者的生活品质。如“周末午后的咖啡时光”就是一个消费场景故事。

7.2 故事打磨的四大要素

真实性:故事必须基于事实,虚构的故事一经发现将造成信任危机。

情感共鸣:故事要触动消费者的情感,激发共鸣。

差异化:故事要突出产品的独特卖点,避免同质化。

可持续性:故事要能支持品牌的长期发展,而非一时炒作。

八、未来已来:农产品营销的变革趋势

8.1 从“卖产品”到“卖生活方式”

未来成功的农产品品牌,一定是某种生活方式的倡导者和代表。消费者购买的不仅是产品,更是一种身份认同和生活态度。

8.2 从“讲故事”到“构建故事生态”

单一的故事难以支撑品牌的长期发展。成功的品牌需要构建一个多元、立体的故事生态系统,让消费者可以在不同层面找到情感连接点。

董宇辉的成功只是一个开始。随着消费升级和数字化进程的加速,农产品营销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。

真正的溢价不是营销的技巧,而是价值的共鸣。当消费者为你背后的故事、理念和精神买单时,价格就成为了价值的自然表现,而非竞争的无奈选择。​ 董宇辉用知识、内容和情感的三重杠杆,撬动了农产品价值的根本性重塑。

免费文章,允许转载!转载时请注明来源:【小钉教科】(xdjk.cn)
支持原创、保护作者权益、激发创作动力。

(0)
上一篇 3天前
下一篇 3天前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登录后才能评论
微信

朱老师(遇僧)

zhu_2wm

 

视频号

视频号

shipinhao

抖音号

抖音号

douyin

加入群聊

先加微信,邀请进群

zhu_2wm

分享本页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