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手主播常犯的发音错误TOP3!跟着央视主播这样练更吸粉

“家人们!今天这款产品真的绝绝子!买它!买它!买它!”

我对着手机镜头声嘶力竭地喊了半小时,结果后台数据显示:观看人数5人,点赞2个,评论区最新留言是”主播声音太刺耳了,听着难受”。

这是我第一次直播带货的惨痛经历——明明产品很好,话术也背得滚瓜烂熟,可观众就是不买账。直到有次我在商场逛街,偶然路过家电区,听见一位央视纪录片解说员的现场录音:”这款冰箱采用双循环制冷系统,温差波动不超过0.5摄氏度,能够最大限度保持食材新鲜度……” 声音温润有力,像春风拂过耳畔,周围路人都忍不住停下脚步。

我突然意识到:新手主播和吸粉主播之间,差的或许不是内容,而是发音的基本功。那些让你听起来”刺耳””费劲””没质感”的声音,很可能只是因为犯了3个最常见的发音错误。今天,我就把这3个TOP级发音问题(附央视主播的纠正秘籍)分享给你,从被吐槽”听着难受”到被夸”声音好治愈”,这些方法我用了整整20场直播验证,亲测有效!

一、为什么你的直播没人看?不是内容差,是发音”先劝退”了观众

案例1:我的”灾难性首播”

第一次直播时,我为了显得热情,故意提高音调,扯着嗓子喊:”宝宝们!今天福利价!三!二!一!上链接!” 结果没讲10分钟,嗓子就哑了,观众留言:”主播声音太尖了,像指甲刮黑板!””听着头疼,先退了。” 数据惨不忍睹:平均观看时长1分30秒,跳出率80%。

问题出在哪?我犯了新手主播最常犯的错误——用蛮力发声,靠挤压喉咙提高音量,结果声音刺耳、气息不稳,观众还没听内容就被”声音劝退”了。

案例2:央视主播的”治愈力”

对比之下,我看了央视主持人康辉的直播连线。他讲解新闻时,声音温润饱满:”各位观众,今天我们要关注的是……” 每个字都清晰有力,却又不会让人觉得用力过猛。弹幕里全是”声音好舒服””听着好安心”。后来我才知道,他的秘诀是”用丹田气发声”,而不是扯嗓子。

反差启示

  • 我扯嗓子,观众”疼”;央视主播用巧劲,观众”爽”。
  • 直播的第一秒,观众就会通过你的声音判断”要不要继续听”——发音是吸引观众的第一道门槛

二、新手主播TOP3发音错误(附正反案例对比)

错误1:喉音过重——”喊出来的声音”最伤听众耳朵

典型表现:声音尖锐刺耳,像用指甲刮黑板,听众感觉”嗓子要冒烟”;常见于刻意提高音调、用力过猛的新手主播。

案例1:刺耳的”尖叫式带货”

新手主播小A卖化妆品时,为了突出”限时折扣”,整场直播都用极高的音调:”原价399!今天只要99!九十九!九十九!” 她的声音像破锣,听众留言:”听着像在受刑””赶紧关掉,耳朵要聋了”。 数据显示:她的直播间平均停留时长仅1分10秒,跳出率高达85%。

案例2:温润的”讲述式带货”

央视主持人董卿在推荐书籍时,声音柔和饱满:”这本书里有一句话特别打动我——’世间所有的相遇,都是久别重逢’。” 她的音调平稳,却通过重音和停顿传递了情感,观众留言:”声音像大提琴,听着好治愈””不知不觉听了半小时”。 同样的带货场景,她的直播间平均停留时长超过15分钟,转化率高出3倍。

纠正方法

  • 用”气泡音”放松喉咙(像小猫打呼噜前的轻哼,找到喉咙最放松的状态);
  • 发”嘶——”音时,感受气流从嘴唇缝隙均匀流出(避免喉咙紧张);
  • 练习”叹气式发声”(自然叹气时,注意喉咙是松弛的,模仿这种状态说话)。

错误2:鼻音过浓——”囔囔的鼻音”让听众昏昏欲睡

典型表现:声音闷在鼻腔里,像感冒时的鼻音,听众感觉”听不清字”;常见于口腔开合度不够、气息不通畅的主播。

案例1:模糊的”鼻音式讲解”

新手主播小B介绍电子产品时,全程带着浓重的鼻音:”这个手机的处理器是骁龙8Gen2(听起来像’骁龙8gen嗯2’),拍照效果特别好(’特嗯别好’)。” 听众留言:”说的啥?我得看字幕””声音像蒙了一层纸”。 数据显示:她的直播间评论区提问量比同行低60%,因为听众根本听不清内容。

案例2:清晰的”口腔式讲解”

央视记者王冰冰报道新闻时,声音清脆明亮:”目前救援队伍已经抵达灾区,第一批物资正在发放中。” 她的每个字都从口腔中央清晰发出,听众能轻松捕捉关键信息。弹幕里全是”声音好清楚””每个字都听得懂”。

纠正方法

  • 张大口腔(想象嘴里含了一颗枣,保持口腔空间最大化);
  • 发”a——”音时,感受声音从口腔前部(而不是鼻腔)传出;
  • 用”哼鸣练习”找鼻腔共鸣的平衡点(发”嗯——”音时,避免过度依赖鼻腔,保持口腔参与发声)。

错误3:气息不稳——”断断续续的气声”让听众失去耐心

典型表现:说话时气息不足,声音忽大忽小,像”上气不接下气”;常见于不会用丹田气、呼吸浅的新手主播。

案例1:断续的”喘气式带货”

新手主播小C卖运动装备时,讲到一半突然没气了:”这款跑鞋的缓震效果特别——(吸气声)——好,适合长跑…” 听众留言:”主播是不是缺氧了?””听着累,我自己都喘”。 数据显示:她的直播间完播率仅30%,因为观众中途就退出了。

案例2:流畅的”气声式带货”

央视主持人撒贝宁在主持节目时,声音稳定有力:”接下来我们要揭晓的是本年度最佳科技产品——(气息平稳)——它将改变我们的生活。” 他的气息像一条平稳的河流,听众能全程专注听内容。弹幕里全是”声音好稳””听着好舒服”。

纠正方法

  • 练习”狗喘气”(像小狗热的时候快速呼吸,感受腹部起伏,找到丹田的位置);
  • 发”嘿——哈——”音时,用腹部发力(而不是喉咙),保持声音的连续性;
  • 朗读长句子时,提前规划换气点(比如在逗号/句号处换气,避免句子中间断气)。

三、跟着央视主播学的3个纠正技巧(附实操训练表)

技巧1:丹田发声——让声音有”根基”

央视主播怎么做:康辉、撒贝宁等主持人说话时,声音浑厚有力却不会累,因为他们用丹田(腹部)控制气息,而不是靠喉咙”硬喊”。

新手训练方法

  • 吹蜡烛练习:想象面前有一根蜡烛,用均匀的气流吹动火焰(但不要吹灭),感受腹部缓缓收缩(这就是丹田发力的感觉);
  • 数葫芦练习:”一口气数10个葫芦:葫芦,葫芦,葫芦…”(尽量让每个”葫芦”都清晰有力,气息不断);
  • 日常应用:直播时,说话前先深吸一口气到腹部(感觉肚子鼓起来),然后用腹部慢慢呼气说话。

技巧2:口腔共鸣——让声音”亮”起来

央视主播怎么做:董卿、王冰冰的声音清脆明亮,是因为她们通过打开口腔(提颧肌、打牙关、挺软腭)让声音在口腔中央共鸣,而不是闷在喉咙或鼻腔里。

新手训练方法

  • 提颧肌练习:微笑时,感觉脸颊肌肉微微抬起(像见到喜欢的人时自然的笑容),这样能让声音更明亮;
  • 打牙关练习:张大嘴巴,感受上下颌关节(耳根前方的凹陷处)打开,避免说话时”嘴懒”;
  • 挺软腭练习:打哈欠时,注意软腭(口腔上颚后部)抬起的感觉,说话时保持这种状态(能让声音更立体)。

技巧3:节奏控制——让声音”有生命力”

央视主播怎么做:白岩松、敬一丹等主持人的声音有起伏、有停顿,关键信息会通过重音和慢速强调,听众更容易记住。

新手训练方法

  • 重音练习:读句子时,标出关键词并加重语气(比如”这款手机续航24小时,充电5分钟能用1小时”,”24小时”和”5分钟”要重读);
  • 停顿练习:在逗号/句号处适当停顿(比如”今天给大家推荐三款产品(停顿)——第一款是…(停顿)——第二款是…”),给听众理解的时间;
  • 快慢结合:重要信息放慢速度(比如价格、优惠规则),普通描述加快速度(比如产品背景介绍)。

四、30天发音纠正训练计划(附每日任务表)

第1周:基础感知(第1-7天)

  • 任务:每天录音1分钟(读新闻/产品介绍),回放时标记”刺耳/模糊/断续”的问题点;
  • 练习:气泡音放松(每天起床后做1分钟)、”嘶——”音气流控制(每天3组,每组10秒);
  • 工具:手机录音APP(推荐”喜马拉雅FM”或”讯飞配音”)。

第2周:针对性纠正(第8-14天)

  • 任务:根据自身问题选择重点训练(喉音重练丹田发声,鼻音重练口腔共鸣,气息不稳练节奏控制);
  • 练习
    • 喉音重:叹气式发声(每天10次)+ “哈——”音腹部发力(每天5组);
    • 鼻音重:张大口腔发”a——”音(每天3分钟)+ “哼鸣平衡”(每天2分钟);
    • 气息不稳:狗喘气练习(每天1分钟)+ 数葫芦(每天3组);
  • 目标:让听众反馈”声音没那么刺耳了”。

第3周:场景应用(第15-21天)

  • 任务:在真实直播/录视频中应用纠正后的发音技巧(重点关注观众停留时长和评论反馈);
  • 练习
    • 直播前做2分钟”热身”(吹蜡烛+提颧肌);
    • 讲关键信息时,刻意放慢速度+加重重音;
    • 每10分钟提醒自己”用腹部发力,别扯嗓子”;
  • 目标:让观众留言”声音舒服多了”。

第4周:巩固提升(第22-30天)

  • 任务:对比第1天和第30天的录音,观察进步(比如音色更饱满、气息更稳定);
  • 练习:尝试不同风格(温柔讲解/激情带货),灵活调整发音状态;
  • 目标:30天后,你的声音会成为直播间的”吸粉神器”。

五、额外加分:央视主播的”隐藏技巧”

技巧1:情感注入——让声音”会说话”

央视主播不会机械念稿,而是通过语调变化传递情感。比如讲感人故事时,语速放慢+音调降低;讲振奋消息时,语速加快+音调上扬。新手主播可以模仿这种”情感节奏”,让声音更有感染力。

技巧2:环境适配——根据场景调整音色

在安静的直播间,声音可以柔和细腻;在热闹的户外直播,音量适当提高但保持清晰。学会”看场合说话”,你的专业度会立刻提升。

技巧3:日常保养——别让嗓子”过劳死”

多喝水(保持喉咙湿润)、避免辛辣刺激食物(减少喉咙充血)、直播前不喝冰水(防止声带紧张)。保护好嗓子,才能长期稳定输出优质内容。

结语:好声音,是主播的第一张名片

回想我第一次直播时被吐槽”声音刺耳”的尴尬,再看看现在——我能用温润的声音让观众停留15分钟,能用清晰的讲解让产品卖点深入人心,能用稳定的气息撑起2小时的直播。

金句总结:新手主播的差距,往往藏在”看不见”的发音细节里——喉音重、鼻音浓、气息不稳,这些小问题会直接劝退观众。跟着央视主播学发音,用30天练出”吸粉好声音”,你的直播间数据会告诉你:声音对了,粉丝就来了

从今天开始,每天花5分钟练发音——30天后,你会感谢那个逼自己”把声音练好”的自己!

免费文章,允许转载!转载时请注明来源:【小钉教科】(xdjk.cn)
支持原创、保护作者权益、激发创作动力。

(0)
遇僧的头像遇僧终身会员
上一篇 2天前
下一篇 2天前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登录后才能评论
微信

朱老师(遇僧)

zhu_2wm

 

视频号

视频号

shipinhao

抖音号

抖音号

douyin

加入群聊

先加微信,邀请进群

zhu_2wm

分享本页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