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西文旅数字人“晋依依”出圈:文化遗产搭上AI快车,穿越千年对话游客

鹅蛋脸、柳叶眉,一袭古装翩翩起舞,穿梭于山西各大景点之间,这位“山西女儿”正用科技让千年文化遗产焕发新生。

“Hi,我是山西女儿‘晋依依’,期待和您一起感受‘华夏古文明,山西好风光’!”2023年10月,山西文旅虚拟星推官“晋依依”正式上线。她不仅拥有精致的虚拟形象,更承载着山西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。

在祁县王维美术馆,数字诗人正与观众吟诗作对;大同古城墙上,花木兰数字人全息影像讲述着边塞故事。​数字人技术正成为山西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引擎,让沉睡的文化遗产“活”起来,穿越千年与当代游客对话。

山西文旅数字人“晋依依”出圈:文化遗产搭上AI快车,穿越千年对话游客

01 虚拟星推官亮相,文化数字化的山西智慧

山西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,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。然而,“酒香也怕巷子深”的困扰逐渐突显。传统“游、购、娱、食、住”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文旅发展需求。

2023年10月,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出了山西文旅虚拟星推官“晋依依”。这个命名寓意深刻:以“晋”为姓,以“依依”为名,取意“山西精神之意,依大美山西之景”。

​“晋依依”的形象设计堪称一场深刻的文化考古与数字重铸。她的鹅蛋脸、柳叶眉具有典型的东方美感,服装、发型、发饰、耳饰等每一样都蕴含着山西文化元素。头饰参考了文物烧蓝蝶形银头饰,耳饰则参考银鎏金盘长纹头簪,荷包带为山西晋绣,荷包面的纹饰参考了洪洞广胜寺壁画《打球图》。

山西文旅数字人IP的打造深植于厚重的地域文化土壤。除“晋依依”外,山西还推出了多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数字人形象:祁县城市IP数字人王维、大同花木兰3D超写实数字人、从山西博物院镇馆之宝“晋侯鸟尊”背上小鸟幻化而来的数字人“青鸟”等。

这些数字人IP的创作超越了传统数字形象的局限,构建了完整的人格设定和沉浸式互动体验。正如山西旅游业资深人士牛刚所言:“用高科技手段打造山西旅游星推官虚拟人物,符合当今更多年轻人的审美习惯,而晋依依邻家女儿的形象,则又吸引着中老年人群体的关注,令人心生亲近。”

02 技术赋能,让历史人物“活”在当下

山西数字人IP的创新突破,离不开前沿技术的支撑。在数字人王维的研发中,技术团队开创性地构建东方美学语义库,开发了基于多模态学习的AI绘画系统,使数字人能够即兴创作具有唐代画风的山水作品,真正实现“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”的艺术境界。

大同花木兰数字人则展现了超写实技术的突破。研发团队基于UE引擎完成高精度3D建模,仅毛发系统就历经300余次渲染测试,使数字人的表情肌理达到近乎真人的细腻程度。AI驱动系统融合自然语言处理、语音识别、文本转语音及大语言模型技术,实现“语音识别—意图理解—情感化回复—拟真语音输出”的全链路交互,语音驱动口型动画精度达98%。

数字人技术的核心是实现从单向传播到双向交互的范式转换。通过赋予数字人鲜明的性格特征、知识体系和交互能力,构建具有生命感的数字身份。王维能吟诗作画,花木兰可展示武术技艺,这些深度人格化设计结合AI对话、AR交互等技术,使传统文化转化为可参与、可体验的情感连接。

在晋商数智人IP“乔小妹”的开发中,项目团队构建了庞大的晋商文化知识图谱,仅乔家大院的建筑细节、历史典故、人物轶事就梳理出2万余条核心语料。通过晋中文旅大模型训练,让“乔小妹”能精准解答“乔家为什么要挂‘福种琅嬛’匾额”“犀牛望月镜有什么寓意”等专业问题。

03 应用场景多元,数字人成文旅融合新载体

随着技术的成熟,山西数字人IP在多个重要场合展现出不俗的表现,成为文旅推广的“最强代言人”。在第七届山西文博会晋中展区,一袭月白襕衫的“王维”提笔蘸墨,宣纸投影上即时晕染出“长河落日圆”的诗句,一幅动态山水长卷随即展开,引领着游客穿过历史长河,深入探寻诗中意境。

山西数字人IP的打造遵循着“文化+科技+旅游”的融合发展路径。一方面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,确保IP形象的文化真实性与地域特色;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数字建模、实时渲染、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,提升IP的视觉表现力与互动体验感。

更重要的是,这些数字IP与旅游场景深度融合,线上传播与线下体验相互赋能。祁县王维数字人推出后,当地王维纪念馆参观人数显著增长;大同花木兰数字人成为城市宣传的有效载体,大大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与影响力。

“晋依依”作为山西文旅虚拟星推官,推出了系列动画宣传片,参与“晋享清凉,活力一夏”等直播活动、“用动漫打开山西”创作大赛。以虚拟人的视角,将山西人文、环境、地貌等做进一步宣传,带动山西文旅资源创新传播。

特别是在中秋、春节等传统节日期间,数字人IP定制推出的文化主题活动,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新民俗。数字人技术让传统文化突破了时空限制,实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更深入的体验。

山西文旅数字人“晋依依”出圈:文化遗产搭上AI快车,穿越千年对话游客

04 数字人引领文旅产业变革,市场规模持续扩大

数字人产业正迎来快速发展期。《2024年中国虚拟数字人产业发展白皮书》显示,2023年中国虚拟人带动的产业市场规模为3334.7亿元,预计2025年将达到6402.7亿元。这一数据表明,数字人技术不仅是一种创新手段,更是一个前景广阔的产业

山西文旅数字人的发展是全国数字人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。数字人作为元宇宙世界的重要接口,对文化传播、技术推广、应用落地、创新商业模式等方面具有重要支撑作用。

数字人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,是消费需求和技术的双轮驱动。从市场情况来看,数字人已应用于多行业多场景,在营销领域的应用更为广泛,这其中以电商直播领域的应用最具代表性。

山西传媒学院副教授周怡帆指出:“在推介山西文旅资源时,数字人独具优势,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好山西故事,使大众更有共情感、沉浸感和代入感。”文旅数字人是数字时代的新媒介,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识别度,通过科技人文数字化视角,拓宽传统文化内容的传播渠道和受众群体,实现文化资源的全面数字化转化。

05 挑战与未来:从“数字花瓶”到“数字晋民”

尽管数字人技术在文旅领域应用前景广阔,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。目前市场上许多数字人产品尚处于体验阶段,存在着形象同质化、人设不鲜明、交互质量不高等问题

大数据分析师赵钰琦认为,如何明确定位、差异化发展,提升体验和互动,是当下数字人寻求突破的重要方向。从“网红”变“长红”,虚拟人要想真正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,充分释放产业价值,亟待提升交互体验。

未来,山西文旅数字人IP将向更加智能化、平台化、生态化的方向发展。随着AI技术的进步,数字人将具备更强大的理解、学习和交互能力,成为真正的“数字晋民”。

数字IP平台将整合更多文化资源与服务功能,成为智慧文旅的重要入口。围绕数字IP将形成包含内容创作、技术研发、商业运营、衍生开发的产业生态,推动山西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。

技术的持续创新是数字人发展的关键。需要加强实时渲染、光学捕捉、三维重建、智能人机交互等新兴技术与自然语言处理、语音识别、计算机视觉、生成式AI等技术的研究和应用,并通过和垂直大模型进行深度训练,提升其解决问题能力。

同时,要加快拓展应用场景,通过开展应用试点示范等方式拓展数字人在教育、医疗、交通等民生领域应用,促进场景供需双方对接合作。目前,数字人正在向“数智人”进阶,其应用领域必将全方面渗透到千行百业。


在山西祁县王维美术馆,一位游客正与数字人王维吟诗作对。当游客说出“明月松间照”,数字人王维即刻回应“清泉石上流”,并随手绘出一幅山水画作。这一刻,千年时光被压缩成一瞬,古今对话变得如此自然。

山西文旅数字人的成功实践表明,技术不是文化的替代者,而是文化的赋能者。正如山西文旅数字人“晋依依”所展示的,当文化遗产搭上AI快车,沉睡的历史将被唤醒,传统文化将焕发新的生机。

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,数字人将在文旅融合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,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、虚拟与现实的重要桥梁。

免费文章,允许转载!转载时请注明来源:【小钉教科】(xdjk.cn)
支持原创、保护作者权益、激发创作动力。

(0)
遇僧的头像遇僧终身会员
上一篇 2025 年 9 月 25 日 下午10:11
下一篇 2025 年 9 月 25 日 下午10:15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登录后才能评论
加我微信

朱老师(遇僧)

zhu_2wm

 

公众号

微信公众号

wxgzh

 

加入群聊

先加微信,邀请进群

zhu_2wm

分享本页
返回顶部